英语是拼音语言,为啥拼写和读音的关系复杂到需要音标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为nova 8怎么设置动态壁纸 英语是拼音语言,为啥拼写和读音的关系复杂到需要音标呢?

英语是拼音语言,为啥拼写和读音的关系复杂到需要音标呢?

2023-01-04 23: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实绝大部分语言在书面上都背负着历史的包袱,既然题目问的是英语,我们可以先从英语聊起。

古英语(十四世纪前)基本上是怎么写就怎么读,但历史上有这么几点因素让英语拼写和实际发音产生不一致。

1.发音变化:

元音大漂移(英语:Great Vowel Shift)是英语发展史上的一次主要的语音转变,开始于14世纪,大体完成于15世纪中期,由大都会和港口城市向乡村的扩散一直持续到16世纪。转变主要体现在英语长元音的变化上。

这导致了一批原本拼写规则的单词不再规则,更要命的这种元音变化还有一定的随机性,比如book和boot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导致很难总结出完美的规律来。

英语单词中很多结尾的e在过去也是要发音的,比如name词尾的e弱化了,拼写却没有与时俱进。

哑音字母:古时发音如今却不发音但仍保留在拼写上的字母或字母组合

哑音字母k knight know knee knife knock

哑音字母l 字母l在元音字母a或o之后且位于f,v,k,m诸辅字母之前时,l通常不发音,如: half 一半; talk 谈话; walk 步行

哑音字母gh

日尔曼语中的/x/音在古英语中是用字母组合gh来表示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摩擦音/x/消失了,gh 前边的元音变长了(这就是gh前的元音常发长音的缘故),但/x/音的拼写符号gh却保留了 下来。在现代英语中,gh在t前常常是不发音的。如: caught 抓住; daughter 女儿; eight 八; fight 战斗; height 高度; light 光; might 也许; straight 一直; right 正确; thought 思想; weight 重量。

哑音字母p cupboard 碗柜。

字母组合ng,原先是读/ŋg/的,后来塞音脱落变为单纯的鼻音。

许多的or ir ur由于懒音读作er。

2.崇古热:

非常地蛋疼,给本就不规则的拼写雪上加霜,比如det变成了debt,dout变成doubt,原本英语经由古法语借入这些词的时候并不存在b的发音,然后后来被考证出这些词的拉丁语原型后硬塞进去的。来自古法语的coronel改成了colonel以更接近意大利语。其中也闹出了乌龙,比如iland被认为跟古法语的isle有关硬加了个s,rime变成rhyme以贴近rhythm。同时一些单词的拼写也遭到强行修改以和其他单词保持整齐,如where,whole,whelk强行加了静音h(这几个例子出自纪录片英语发展史的圣经语言之争的31:30处,似乎有争议,B站上就有),could加了l为了和should和would保持一致。

3.拼写标准不一致:

英语单词的拼写来源七七八八,由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的人参与。比如bury和buzy两个单词体现的方言的发音,ghost的拼写可能受到中部荷兰语gheest的影响(好像当时某个出版商是荷兰人),所谓的拼写标准其实更多是以法律条文、公文为准,一个单词的标准拼法事实上取决于当时公文署的官员,后来制定统一标准的时候公文署内部分为改革派和保守派,改革派主张拼写要以实际发音为准,保守派则主张要保留历史影响,最终保守派赢得上风,上一条的崇古热也有保守派的作用。1755年的时候《英语大辞典》问世了,这给英语的拼写的稳定性画上了重要的一笔。

4.被外语带偏:首先一条是吸收外来语的时候直接按照原拼写来吸纳而不对其进行适应本土拼写的改动,比如来自法语的maneuver、bourgeoisie、naive等,来自意大利语的spaghetti(意大利语中G在元音a,o,u前发[g]的音,在元音e和i之前须加不发音的字母h,写成gh才发[g]的音,这条拼写规则在英语中其实就没必要了,之前ghost的拼写来源gheest可能也是同理,另外英语也不区分双辅音)。来自古法语一众带h的单词中h作为哑音也不发音,如hour和honour,但为什么偏偏hospital的h不是哑音?所谓的古法语其实有两个来源,分别是诺曼法语和巴黎法语,有些单词原先在法语里就野鸡了,到英语里继续保持野鸡的拼写或者在更野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英语中大部分以pn,ps,pt pb开头或结尾的单词大都源于希腊语中表示科学或文学的词语,如psycho,明明英语中/ps/不是合法的辅音簇(放在词首的话),但还是要在保留纸面上,因为ps代表了希腊语的一个字母。ch发作/k/也是希腊语的“功劳”,如chemistry,orchestra等,因为ch代表了希腊语的一个字母,h表示送气。同样的,来自希腊语的rhythm和rhetoric,因为希腊语中与英语r对应的字母放在词首必须有送气音的标志。

5.二月二十四日更新。个人觉得偏搞笑的原因:为了标识 live 中的 i 为短元音,这个单词应该写成 livve,但是在手写英语的年代,两个连续的v很容易让人错看成是字母 w, livving 错看成 liwing,lovving 错看成 lowing。于是当时的文书们决定v是个例外,不做加倍。所以这个让人疑惑的 live ,它的“不规则”其实是有着颇为正当的理由的。

二月二十一日更新。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单词的拼写固定了下来,很少再发生改动了。如果要改动那就如我开头提到的是有历史包袱的,激进地改动会造成英文使用者很大的困惑。不过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存在过一些拼写改革运动,谈到拼写改革绕不开一个美国人,名叫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年10月16日~1843年5月28日)

在1789年出版的《Dissertation on the English Language》一文中,韦伯斯特写道:“我曾经认为正字法改革是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的,但现在我同意富兰克林博士的意见,那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本书的附录里,他建议:

1)省去所有冗余的(superfluous)和不发音(silent)的字母,例如“bread"里面的“a”,“have”里面的“e”;

2)用“k”代替发[k]音的字母组合“ch”,例如把"character"写作“karacter”,“chorus"写作"korus”;

3)用字母组合“ee”代替"mean"、“speak”、“grieve”、“key“等单词里面的“ea”、“ie"和“ey”。在他第二年出版的另一本书里,韦伯斯特为自己的建议作了“示范”,写了下面这样—些词:“ritten"(written),“riting"(writing,但是"writer'’的写法没变),“alternativ”(alternative),“reezon”(reason),“iz”(is),“waz"(was),“wurds”(words),“yeer”(year),“proov”(prove)。

然而,韦伯斯特对单词拼写所作的这些“改进”,并没得到多少人赞同,所以在他1806年出版的那本“小词典”里(原名《A Compendiou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简明英语词典),这些词又都恢复了原来的形式。在这本词典、以及在后来(1828)那部影响更大的《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里,韦伯斯特在单词拼写上提出的改革主要有七条:

1)“musick”、“Physick”、“logick"这样一些原来以“-ck"结尾的词,省去末尾的“k”,成为"music”、“physic”和“logic”。不过对于这一条韦伯斯特坚持得并不彻底,所以词典里仍然出现了“traffick”(traffic,交通,交易)、“almanack”(almanac,历书,年鉴)、“frolick”(frolic,嬉戏,欢乐的)、“havock”(havoc,浩劫)等老的形式;

2)英语里原来像法语那样拼写作“-re”的词尾,改作“-er”,例如"center”(中心)、“fiber”(纤维)、“liter”(公升)、“meter”(米)、“scepter"(节杖,笏)和"theater"(剧场);

3)英语里原来拼写作“-our”的词尾,省去其中的“u”,例如“color"(颜色)、“favor"(喜爱,恩惠)、“honor”(荣誉)、“labor”(劳动)和"vapor"(蒸汽);

4)英语里原来拼写作“-que”的词尾,改作“-k或“-ck",例如“check”(支票)、“mask"(面具)和"risk”(风险);

5) 英语名词原来拼写作“-ce”的词尾,改作“-se”,例如 "defense"(防卫)、“pretense”(主张)和“recompense” (报偿) ;

6)在不列颠英语里由动词构成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或者派生名词时要双写的辅音字母“l”,在韦伯斯特词典里不再双写。这样,动词"travel”(旅行)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不列颠英语是"travelled'’,美国英语则是"traveled”;由它派生出来的名词“旅行者、旅客”,不列颠英语是“traveller'’,美国英语则是“traveler"。与此类似的还有“dialled”(拨号,dialed)、“levelled”(夷平,leveled)、equalled”(等于,equaled)等等。在韦伯斯特提出的减省冗余字母的建议里,这大概是惟一被采纳了的一条;

7)去掉词尾的“-e”,例如"determin"(决定)、“examin"(调查,考试)、“doctrin"(学说,教条)、“medicin"(医药)。

除最后一条外,韦伯斯特的其他六条拼写改革后来都被他的同胞采纳了,并且一直保持到今天。而且,除第一条以外,其他五条都成了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与不列颠英语(British English)的明显区别点。第一条没有成为两种英语的区别,是因为后来不列颠英语也采纳了韦伯斯特提出来的拼写方式;而且连我们举出的他没有改变的几个词,例如“traffick”、“almanack”、“frolick"和"havock",也都改变了。

另一次美国的拼写改革可以参照这条回答:

英文字母拼不出读音来,为什么不对英文进行文字改革呢? - 発趷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268604/answer/1231901663

不过英语的拼写其实也有某些优点:

1.能在不同方言和口音之间达到一种最大公约数。

比如教堂一词原先在南方是church,在北方是kirk,统一使用选用church就更加明智,ch在英语里也有/k/的发音嘛,让北方人也能更好理解。singer有些人读作/ˈsɪŋər/有些人读作/ˈsɪŋgər/,末尾的r音有些人发有些人不发,今天喜欢发明天可能就不发,请问怎么统一?用这种宽式的拼写反而更舒坦。of重读的时候是/ɒv/轻读的时候是/əv/,the根据是否元音开头以及使用者的习惯有[ðə , ði]两种读音,更别提一堆多音词了如lieutenant啊Muslim啊什么的。上文提到的许多的or ir ur由于懒音在标准音读作er,但在部分方言里还是保留的。一众wh-开头的单词选用wh-开头可以念/w/或者/hw/二者皆可。这些优点使得如今的拼写方案事实上有更好的兼容性。不过有时也令人怀疑所谓的优点其实只是为了弥补英语原本的缺点,一正一负谈不上所谓的优越性了。

2.让单词在变形后和复合词中还能看出与原型的关系。

比如sign和signal,photo和photographer等等,英语音变超级多,体现音变势必会破坏构词结构(虽然在一部分单词中已经破坏了,如woman其实是wif+man的复合词)。像man和land在复合词中分为轻读与重度,一部分词甚至两种念法皆可,如果完全按照发音来拼写在这一点上是很令人头疼的。英语的双标其实也有,比如cupboard你能看出是两个单词的组合,但gunnel你却看不出是gun+wale。

3.刚好使用了26个拉丁字母。

不像法德意西葡波还有世界语使用各种乱七八糟字母和附加符号(diacritic sign),英语非常物尽其用地使用了二十六个字母并且除了个别法语借词基本不使用附加符号(说的就是é)。况且在英文输入法中并没有提供便捷输入é的方法,可以说把é替换成e也是可以的。如果要让英语的拼写更贴合于实际读音那么可能要使用到更多的字母或者附加符号了,比如要不要从th拆出, þ,和ð,要不要区分l的dark l和light l,s后面是否送气如discover是否要区分。这一条可能有争议,有人会觉得这是跟陨石为什么刚好掉在陨石坑里是同样的道理。但在我看来相比其他的欧洲语言这一点也是英语的可爱所在,它的字母表范围也同时很好地与其他各欧洲语言的字母表匹配。如果有愿意就这一条讨论的也欢迎指教。

4.区分同音词

二月十八日更新。可以区分诸如wright与right,sea与see,two与to与too,four与for,buy与bye,cent与sent,inn与in,knight与night,claws与clause,paws与pause,aunt与ant(美音),father与farther(英音)之类的。但这些当中有些在历史上不是同音词后来才演变为同音词的,算是弥补自己本身的缺陷。而且解决办法其实也有其他,比如使用附加符号,如法语的ou和où,但加了附加符号又会引发新的问题诸如输入不便,排版困难等。倘若不区分,就会形成一词多义,现在的英语其实已经很多了,如lie(撒谎或躺),tear(撕扯或眼泪) ,bow(鞠躬或者弓),还有义项最多的set,总之非常混乱。但凡自然语言,总会存在各种不完美的吐槽点。

英语和法语一个作为日耳曼语族的野鸡一个作为罗曼语族的野鸡都是需要音标来记单词的,相对而言,我所熟悉的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都是词典里不带音标的。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正字法确立地比较晚,或者正字法不断地更新,有相关机构通过行政手段不断制定或修正拼写法。德语最近一次的拼写改革就要求外来语尽量按德语规则拼写(待补充)。

事实上除了英语还有一大票使用表音文字的语言文字都不能完全反应发音,如罗曼野鸡法语,不标注元音的阿拉伯语,有连读现象的韩语,保留古代拼写的藏文。

囿于知识所限,不展得太开讨论了。

聊完英语的历史包袱,那么汉语有没有历史包袱呢?也有!

汉字中约70%是形声字

我们从常用的3500个汉字中选用2305个形声字做分析:

可以发现形声字的准确率还是低得比较尴尬的

我随便举个例子:

“涛”是以“寿”作为声旁的

“獭”是以“赖”作为声旁的

“柴”是以“此”作为声旁的

“割”是以“害”作为声旁的

“郭”也是形声字,而且非常特殊,从邑, 声(上面一个高,中下是口和十连在一起),它的声旁“享”是从 变化过来的。

“恥”是以“耳”为声旁的,台湾还在用,大陆改用了俗字“耻”来更好地联系发音。

如果是我们现代人来造字的话是不会选那么晦涩而不堪用的声旁的,这些还是汉语从古代的根源上决定的也即历史的包袱。

既然汉语中的一众形声字从我们现代汉语的角度讲已经失去了形声作用我们却仍坚持使用,那英语的坚持其实也是同理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